【收起】

返回联盟首页 | 共产党员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要闻速递 / 义安要闻

榜样丨拳拳爱民心 殷殷公仆情——追记铜陵市义安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雷钧

发布时间:2024-06-27 作者:作者: 网站管理员 浏览:713 次
【字体大小:

从事农机化工作三十多年,他工作始终兢兢业业,热情服务群众,全心投入农机事业,受到广大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得到农机战线上广大同志的一致赞许。他就是铜陵市义安区农业机械化管理服务中心(铜陵市义安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雷钧。

一项新技术,彰显了他服务三农的水平

1992年7月,雷钧从安徽省凤阳农业机械化学校农机管理专业毕业后,一直在义安区从事农机化服务工作。从事农机化工作三十多年来,雷钧对业务的钻研从未停止,喜欢阅读农机专业杂志,喜欢浏览农机专业网站上的文章,尤其喜欢钻研农机的新技术、国家关于农机管理方面的新政策,并结合区里农机化的实际情况,整理了农机政策汇编、农机安全管理手册、项目管理、农机项目评分标准等,成为区农机系统的技术派、政策通。

生姜,是义安区的重大特色农作物,也是义安区推进全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点项目。近年来,种植面积大幅提升。雷钧意识到随着白姜种植面积的扩大,产能的增加,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将难以满足种植需求,对专业农业机械的需求也必然增强,他立足全区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高度,思考着该怎样在全区乡村振兴中贡献农机力量。2022年,雷钧将白姜收获机械列入研制计划中,并组织协调铜陵汇宇实业有限公司与国机集团江苏福马高新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合作研发补短板农机装备。两年中,雷钧多次深入基地调研,和姜农、机械制造技术人员反复沟通、研究,终于完成了样机的设计、组装,经过多轮调试,在天门镇姜田收获实验中,效果良好,受到广大姜农的一致好评。雷钧也因此获得2023年全省特色农机研制补短板工作优秀个人。

一本清楚账,凝聚着他对事业的热爱

雷钧业务精湛,为人热情。全区的农机情况,他了然于胸。全区五、六百名农机手,他做到一人一档,随便问到哪一位农机手的情况,他都如数家珍。全区的农机保有量、农机总动力、耕种收面积等等数据,他都能做到一口清、一口准。

雷钧的心里有一笔农机账,他知道每个乡镇的农机现状,知道每个农机户的农机状况;也有一笔民情账,他知道农机和农技推广对农民增收的意义,对于每一项新技术的推广,他都竭尽所能;还有一笔民心账,他知道群众需要什么,自己能为群众做些什么,他所知道的,他都尽心尽力去做了,而且做到了最好。

2021年,老洲乡小麦收割时节,正赶上连续的雨天。雷钧提前关注到天气情况,预判到全乡很多农户抢收回来的小麦可能不能及时烘干,到手的收成可能因此造成损失。在小麦收割的那几天,雷钧守在现场,一边调度机械抢收,一边利用乡里现有烘干设备加速烘干,同时协调调运,及时将未烘干的小麦及时调运到东联、钟鸣等乡镇烘干,确保抢收到手小麦的品质,避免了产后环节的损失。那一年,老洲乡的5200多吨小麦,没有因为烘干不及时,而损失一粒小麦。

一个硬标准,树立起了他公私分明的形象

做事先做人,是雷钧一直坚持的标准。他还曾和同事们说,我们在基层做服务工作,每天都要面对群众,要把自己最好的形象展示给群众,要把最好的服务和印象留给群众,群众才会信任我们。

在同事的眼里,农机户和雷钧关系特别铁,处得特别亲,像家人一样亲。农机户只要遇到事情,碰到难题,心里有什么想法或疑惑,都爱来找雷钧商量,雷钧和他们总能打成一片,聊到一起。胥坝乡农机户陶某某,从外地购入了一套烘干设备,因开票失误,造成票面数据不相符。为了帮助陶某某办好购机补贴手续,雷钧先后3次,利用中午或休息时间专程到胥坝乡,帮助陶某某仔细核对,并录入平台数据,为陶某某顺利办好购机补贴。

但事关原则,他能坚持底线。农机年检,是农机安全生产的生命线。每年的农机年检,雷钧都要亲自参加,即使在三九天气里,对被检农机的每一个细节,他都一丝不苟,从不轻易错过每一个小的问题。在农机年检过程中,有些农机有问题的农机户,会主动递上香烟,或是请雷钧吃饭,想让雷钧抬手放过,都被雷钧严词予以拒绝。他说不能因为一盒烟、一顿饭,忘记肩上的责任所在,因此留下农机安全生产的隐患。雷钧的严格要求,不但没有疏远他和群众的关系,反而赢得了更多的信任。

一季忙碌身,定格了他为民奉献的一生

2024年的三夏,异常忙碌。为保障三夏的抢收顺利,雷钧和同事们在全区设立了5个跨区作业站,建立了1支农机维修流动服务队,组建了7支抗灾救灾应急作业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充分做好辖区内的机收调度工作。为了全面降低机收减损,先后天门镇和胥坝乡召开了油菜和小麦机收减损现场会,推广机收减损新技术,全区小麦机收损失从过去的2%,下降到1%,油菜的机收损失从过去的17%左右,下降到现在的7-8%,全面降低了全区午季作物机收损失。

2024年5月,是雷钧最忙碌的一个月,他的每一个日程都排得满满的。

月初,雷钧在东联镇对种植大户进行业务培训,他讲农业机械化操作的技术要点、注意事项和日常保养、维护,讲机收减损的技术要领、收获时间的选择,讲机插秧技术的优点和技术特点。

10日,天空中正下着小雨,在天门镇机插秧现场,雷钧一直在田边看着,他密切地注意着插秧机的插秧情况,生怕出现一点问题。从清早到上午12点多, 直到5块田共40多亩的插秧任务全部顺利完成,雷钧才放心舒了一口气,和同事们离开现场。那天,雷钧扁桃体发炎,耳朵也发炎了,喉咙嘶哑,同事们都劝他到车里休息一下,缓一缓,可雷钧还是不放心,他怕机手操作不恰当,影响了技术的推广,他要站在边上观察,随时提醒机手操作技术要点。那天上午,雷钧克服身体不适,一直在雨中坚持到最后。

17日,在胥坝乡红庙村王小忠家庭农场,组织召开了油菜机收减损现场会。那天,天气炎热,他在现场指挥调度,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己湿透一身的汗水。

5月的忙碌,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充盈着希望的时光。而雷钧并不知道,不幸正悄然向他靠近。

22日,星期三,是雷钧同志坚守岗位的最后一天。上午,雷钧和同事去天门镇兴化村,为跨区作业的收割机手发放防暑降温用品,对跨区作业机械进行安全检修和排查,调度机收作业。下午,雷钧和同事们一起到西联镇同明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察看育秧进展情况,指导技术要点,了解育秧中心建设情况。晚上7点多,雷钧还在电话中和同事商量23日在胥坝乡召开的小麦机收减损现场会的具体事宜。而就在当天夜里,雷钧突发脑溢血,被送进了医院的重症监护室。

5月24日凌晨,雷钧病逝。在义安区三夏抢收的田野上,种植大户和农机手们,再也看不到那个熟悉的、曾经和他们一起忙碌着的身影了。(来源:魅力义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