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返回联盟首页 | 共产党员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干部人才 / 人才园地

天门镇打好“选管育”组合拳 锻造“硬核”村干部队伍

发布时间:2024-09-29 作者:作者: 网站管理员 浏览:831 次
【字体大小:

天门镇打好“选管育”组合拳 锻造“硬核”村干部队伍.jpg

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义安区天门镇聚焦村干部队伍建设,不断优化措施,持续在“选、管、育”上下功夫建立和完善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式的村干部储备培养管理机制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强、服务本领强、推动发展强的“硬核”村干部队伍。 

聚焦结构优化拓宽渠道“选”一是建立完善村级后备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打破职业、身份、地域界限,统筹各方面人才资源从退役军人、致富能手、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等人才队伍中储备村级后备力量,充实村级后备力量队伍。目前,该镇常态化储备村级后备力量22人,蓄足村级后备力量“一池春水”二是积极推动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采取个人自荐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为每个村储备至少1-2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目前,已梳理摸排本土优秀人才21人,平均年龄约39岁,其中,已在村“两委”任职的20人,退役军人1人,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19人。三是开展青年学子家乡行、返乡人才座谈会等活动,强化对外出人才的关心关怀,掌握他们对于参与村级事务的热情、返乡干事创业的意向和家属支持程度等信息,筛选出有意愿的人才纳入后备初步人选名单适时引才回流,建设家乡。 

夯实队伍基石,健全机制“管”。一是按照“分类定级、等级评估、动态管理”的原则,对全镇村党组织书记实行“5A 制”管理,根据年度绩效考评、村集体经济发展、为民办实事情况、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个人奖惩、群众满意度等因素对村党组织书记进行年度调级。不断增强村党组织书记履职责任感和荣誉感,提升村党组织书记履职能力,更好地推进“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二是制定村(社区)书记履职尽责“负面清单”,划出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效不明显、党员教育管理不严格、党风廉政建设不扎实等“红线”,为村干部履职拧紧“发条”,划出“禁区”。三是加强村干部日常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6+4工作法”,深入推进新形势下村级事务议事决策程序化、财务支出规范化和监督管理经常化,从而不断促进村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能力,充分发挥村级组织推进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和促进和谐的作用。

提升履职本领丰富举措“育”。一是实行对一”结对帮带制度,明确1名村书记结对1名后备干部,帮助后备干部精准了解村情概况、历史渊源,在矛盾纠纷、征地拆迁等棘手问题上“手把手”帮教,用好谈心谈话,帮助后备干部尽早熟悉村级事务。二是常态化举办村书记擂台比武”,通过现场述职、PPT展示、互动问答、观众点赞、评审打分等多种形式,比发展项目实效、农村能人培育、优秀文化传承、美丽乡村建设、村级组织建设,营造互学互鉴、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三是强化教育培训扎实开展学历深造动员大专学历以下村干部报名参加学历提升目前,已有19名村干部正在继续教育,实现村党组织书记、村干部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比分别达100%、82%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干事能力强的乡村振兴“领头雁”队伍。(姚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