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门镇党委积极探索“党建+”经营发展模式,充分释放“党建+”聚合、辐射、引领叠加效应,在夯实党建基础、产业振兴和乡风文明上聚力发力、真抓实干,实现“建一个组织、兴一片产业、富一方群众”的目标,取得了明显成效。
党建+基层组织建设。始终坚持把党的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坚持支部设置标准化、组织生活常态化、管理服务精细化、工作制度体系化、阵地建设规范化,将组织生活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健全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考察机制,从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致富能人“三类”人员中选拔22名优秀人才纳入后备干部储备库。建立天门镇在外知名人士库,实施乡土人才“激活培优”“人才回引”等工程,利用春节、中秋等返乡高峰期召开座谈会,引导“鸿雁”回归家乡返乡创业。高度重视干部队伍教育培训,选派6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赴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跟班学习,新任1名村党组织书记,2名村级后备干部转正。依托镇委党校,举办村(社区)“两委”轮训、乡村振兴等各类专题培训20余次,培训党员干部1000余人次。定期开展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不断增强干部服务群众、解决问题、干事创业的能力。
党建+特色产业富民。积极探索“党建+”特色产业示范模式,天门镇党委以基层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抓手,发挥合作社联农促农作用,成立4家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带动1790户村民入股,已建成发展项目3个,推动了村集体经济快速增长。聚集党员力量,成立乡村振兴服务团队,依托资源禀赋、镇域条件、发展现状等因素带领村民发展致富。通过“党建链”赋能“产业链”,深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方式,持续加大“一村一品”培育力度,大力发展龙云村瓜蒌子、金塔村中药材、考涧村猕猴桃等优质产业,促进村民增收致富,考涧村猕猴桃种植总面积达130亩,年产量40万斤左右,年产值可达到300万元。完善“育种+种植+加工+文旅”全产业链条培育,结合农业产业强镇项目持续深入打造铜陵白姜区域品牌,加快“休闲农业”“文化旅游”等乡村新业态发展。全镇生姜种植面积连续三年稳定在4500亩以上,今年生姜的种植面积约4500亩,总产量3000余吨,预计总产值达0.75亿元。生姜加工企业10余家,总产值达1.1亿元,共带动4000余人就业。
党建+乡风文明建设。注重发挥党员在文化振兴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党员干部带头抵制不良风气,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新风共同参与乡村文明建设。要求党员晒家风,宣讲“除陈规陋习、树乡风文明”知识,开展“美丽庭院”“最美家庭”“好婆婆”评选,并以墙绘、长廊等形式展现在村庄的各个角落、文化广场,切实增强党员村民的荣誉感。持续探索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实行乡村治理“积分超市”管理模式,充分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金塔村创新设立“美德银行”服务项目,存取积分家庭达到350多户,分别获得了不同等级的物品兑换奖励。以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中心,整合文化站、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基层公共服务资源,先后组织志愿者参与“共建书香天门 共享悦读生活”主题阅读活动、“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活动等系列主题活动30余场次。开展义务诊疗、慰问孤寡老人等公益活动10余次,在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淳化了村风民风。(天门镇 赵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