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法理情、把握时度效。今年7月以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探索将信用监管有效融入行政执法全过程,选取登记管理、广告、价格等多个领域共33种常见违法行为,试点开展“信用+执法”渐进式监管工作。通过运用行政指导、信用承诺、信用修复等梯次信用监管工具,指导经营主体主动纠正违法行为,提升信用合规意识,实现信用监管和行政执法“双轮驱动、同向发力”,促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以风险为导向,强化事前靶向指导。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全区经营主体特点和日常监管实际,编制建立《铜陵市义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信用+执法”试点工作合规指导清单》。其中详细罗列易“高频”发生的违法行为及合规要点,为经营主体提供靶向性经营指导,帮助各类经营主体认识违法风险点;同时增加不合规反面典型案例,起到警示作用。
以清单为标准,强化事中渐进监管。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信用+执法”渐进式监管工作流程图,明确渐进式监管流程,方便基层监管人员按照流程图开展渐进式监管。同时通过事前梳理经营主体常见的风险点,编制《行政提示清单》和《渐进式监管触发清单》,避免“小过重罚”“过罚不当”等问题,让经营主体切实感受到市场监管执法的“温度”。
以信用为要素,强化事后跟踪服务。在事后跟踪问效及长期运用上,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推行“三书同达”制度。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告知信用修复的流程和方式,指导企业及时重塑信用;送达《行政合规建议书》,引导企业针对性开展行政合规治理。并开展信用修复“提速”行动,对符合信用修复条件企业,在满足公示最短时间进行修复提示和专项指导,从而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有效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据悉,今年以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政务服务中心和各市场所建立10个信用修复驿站,共修复行政处罚12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恢复为正常记载状态)240余户,开展信用合规经营指导150余户次,已下达行政指导建议书32份,违法行为改正信用承诺书17份;通过经营者签署违法行为改正信用承诺书,已免于处罚17件,涉及金额4.8万元;办理减轻处罚案件2件,减轻处罚金额0.62万元。(汪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