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义安区司法局聚焦老年群体“急难愁盼”法治需求,优化服务模式,整合多方资源,构建老年人全链条法律服务体系。
密织服务网络,打造家门口“法治客厅”。完善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在辖区9个乡镇(办事处)打造公共法律服务室,105个村居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点,同时在社区多家养老机构设立老年人法律服务点,让法律服务触手可得。整合村居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等基层法律服务力量,通过现场解答、电话咨询、排查走访等渠道,为辖区老年群体提供法律咨询、矛盾纠纷化解、法律援助指引等多功能服务,打造家门口的“法治客厅”。
强化普法宣传,提升老年人法治意识。通过举办法治讲座、设立法律咨询点、送法上门等方式,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等与老年人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知识,并邀请专业律师围绕老年群体常见的“保健品诈骗”、“养老理财陷阱”、财产继承、赡养等问题,结合身边的实际案例进行通俗易懂地讲解,让法治观念真正深入人心。线上依托法治日报、中安在线、“铜陵司法”微信公众号、区政府民生工程法律援助专栏推送法律援助信息及典型案例,扩大普法覆盖面,提升老年人依法维权意识。
畅通援助路径,构建多维服务矩阵。开通绿色通道,对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优先办理。探索建立“镇村—中心—律师”三级协作机制,形成助老服务闭环,针对赡养纠纷、财产继承等涉老案件,司法所先行介入调解,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案件,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即时上报区法律援助中心审查,当日指派律师办理,实现应援速援。开展“法律门诊”服务,针对行动不便老人,创新“司法所人员+法律援助人员+法律明白人”上门服务组合,提供法律咨询、文书代拟、诉讼代理等多项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
下一步,义安区司法局将持续深化“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创新工作方式,积极打造“暖心到家”服务品牌,同时加强与社会组织、养老机构的联动,推动老年人法律服务向精细化、常态化发展,让法治暖阳温暖银龄族的晚年生活。(通讯员:焦小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